吴淼,1958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履历
1982年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
1985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199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现为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
1995~1996年作为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进修。
硕士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矿业大学工作至1998年,后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至今
职务
曾担任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院院长兼书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998年5月~2012年5月)兼书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基金第五届委员会顾问、煤炭行业机械与电气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学与科研
曾作为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先后承担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煤炭部归国人员基金、国家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985创新平台建设"等纵向项目26项,横向课题12项。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采掘设备遥控技术”、“矿山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浓度粘稠固体废弃物管道输送与处置利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测试技术与智能化仪器”,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讲授的主要课程为“声学理论与噪声控制”、“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现代控制工程理论与信号分析”、“机械振动”、“设备故障诊断学”、“现代传感技术”、“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等课程。
目前主要科研项目:
十一五国家863重点项目“煤矿井下采掘设备遥控关键技术”课题1“煤矿井下综掘设备可视化遥控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智能化超重型岩巷掘进机研制”子课题“动态定向电场约束法超前探测的研究”(负责人);
十二五国家973计划项目“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 课题六:“无人采掘装备自主巡航原理与实现方法”(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浓度固体废弃物流变及管道输送特性研究”(负责人);
横向课题若干项。
自1993年开始指导研究生,已有114名研究生毕业(其中硕士81名、博士28名、博士后5名)。从2011年起有20篇学位论文被评委校级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博士6人、硕士14人),2012年起有9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博士生4人、硕士生5人),2014年起有3名研究生获得孙越崎奖学金(博士生2人、硕士生1人)。目前招收“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生以及“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硕士生,所招收的研究生可来自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等专业。
成果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煤炭工业部“业务拔尖人才”等荣誉;获得省部级科技和教学奖励14项,如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参编《中国机械大典》约10余万字,出版《中国现代采煤机械》《中国现代煤矿掘进机》、《中国煤矿辅助运输》等4部专著,在《机械工程学报》、《煤炭学报》、《仪器仪表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Minerals Engineering》、《Lubrication Science》等学术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被EI、SCI、ISTP收录约100篇。授权专利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组织研发的设备“粘稠物料输送新技术—煤泥管道输送系统(MNS-20/16)”被列为200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